2023年度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奖金奖获奖人员—邱光磊

发布日期: 2023-06-16     
浏览次数 : 1059
更新时间 : 2023-06-16

       邱光磊,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奖金奖获得者。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导师宋永会研究员,2011-2018年间先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膜生物处理技术与理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原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7项,在环境工程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包括:Environ. Sci. Technol.(2篇)、Water Res.(7篇)等,SCI他引2900余次,H-index 32;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与编写专著5部;完成专利成果转化2项。曾获2012年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8)、2015年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新加坡分部“杰出青年研究员”、2022年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MDPI)“杰出研究者奖”。担任国际SCI期刊PLoS ONE学术编辑,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membranes客座编辑,广东省环保产业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等。

       一、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城市污水中低浓度磷酸盐的高效去除、富集与回收的环境工程学实现机制是磷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的前沿科学问题。近年来围绕该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低浓度磷酸盐富集与回收新原理的前瞻性探索,以及磷酸盐强化生物去除的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原理的基础性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在前瞻性污水处理系统低浓度磷酸盐的富集与回收方面,提出了基于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的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直接回收磷的原理与方法,为城市污水中低浓度磷酸盐的直接回收提供了新思路;首次阐明了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实现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染物停留时间分离的环境工程学原理,将污水生物处理所需的水力停留时间大幅缩减至亚小时水平,实现了磷回收效率数量级上的提升,为城市污水高通量生物处理与同步磷回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新的科学视角;
       (2)在主流系统低浓度磷酸盐的强化生物去除方面,突破了对于聚磷菌Ca. Accumulibacter主要利用挥发性脂肪酸的作为碳源进行强化生物除磷的传统认知,系统阐明了Ca. Accumulibacter利用氨基酸等进行除磷代谢的物质转化机制与生物化学模型;揭示了复杂碳源组成对实际污水处理系统生物除磷稳定性的重要意义;系统揭示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聚磷菌和聚糖菌碳源摄取的生物能量学机制差异,为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和聚糖菌的种群调控提供了依据;并通过对碳源供给速率的控制,首次于35℃条件下实现了生物除磷工艺的长期稳定运行,证明高温(30-35℃)条件下生物除磷工艺的稳定实现并不需要依赖特化的聚磷菌种群;研究成果是对污水生物除磷经典理论的重要完善,大大拓展了对聚磷菌碳源代谢特征、聚磷菌与聚糖菌竞争以及高温对于生物除磷工艺影响的认知,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污水处理系统生物除磷效能提升及工艺稳定性保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科技成果应用情况或技术推广情况:
       对实际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聚磷菌生态生理学特征及碳源代谢新机制的研究成果被作为重要研究进展纳入新加坡公共事业局水创新研发报告,并于新加坡水周期间进行了综合报道,为保障与增进热带、亚热带实际规模污水处理系统强化生物除磷效能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为污水处理过程生物除磷效能管控提供了依据与支撑。2019-2020年负责国家长江生态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在四川省内江市驻点工作项目,助力内江市深入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工作得到了国家长江生态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的认可。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过程碳源优化利用与菌群调控技术成果应用于广州净水有限公司下属部分MBR污水处理厂(净水厂),实现了生物除磷效能的整体性提升,削减了除磷药剂使用,实现了碳减排,达成了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三、本人学术成果: